在微信小程序的众多分类中,阅读类小程序一直备受用户和开发者青睐。然而,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小程序市场中,提升阅读类小程序的用户粘性,成为了每个开发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。
近日,微信官方团队分享了一组数据:截至2022年12月,微信读书人均阅读时长为74.83分钟,位列所有阅读类小程序第一,且与排名第二的小程序相比,人均阅读时长高出60%;同时,微信读书的次月留存高达45%,同样位列榜首。
作为一款拥有超亿级用户的阅读类小程序,微信读书的成功并非偶然。事实上,在其背后,既有着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,也离不开一系列巧妙的设计心理学和用户体验原理的应用。

以“每日一答”为例,这是微信读书在2019年上线的一个功能,通过答题的方式,让用户获得积分兑换免费阅读时长。尽管这个功能的入口并不明显,但其却凭借简单、有趣的设计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。据了解,目前“每日一答”的日活已经达到百万级别。
对此,微信读书产品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始终相信,只要把内容和体验做好,就能赢得用户。”那么,对于其他阅读类小程序而言,如何借鉴微信读书的经验,提升自己的用户粘性呢?
需要明确的是,阅读是一种典型的长周期行为,因此对于阅读类小程序来说,其核心指标就是用户的留存。而要提升留存,就需要增加用户在小程序中的停留时间和频次。为此,开发者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索。
一是界面设计上,可以采用“信息流+书架”的形式,让用户在浏览内容的同时也能够管理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。同时,还可以通过优化书籍详情页的布局,突出书籍的关键信息,提高转化效率。
二是交互逻辑上,可以引入“下拉刷新”等交互方式,引导用户主动获取更多内容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设置“阅读进度条”、“阅读时间统计”等功能,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,提升使用体验。
三是内容推荐算法上,可以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和喜好,为其推荐相关的书籍或文章。同时,还可以结合热点事件或节假日推出专题活动,吸引用户参与。
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,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优化也值得关注。比如,在阅读过程中提供“夜间模式”和“护眼模式”,保护用户的视力健康;在分享功能上支持生成精美书签和海报,方便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技巧并不是孤立使用的,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组合和应用。例如,在“每日一答”功能中就融合了界面设计、交互逻辑和内容推荐等多个方面的元素。
阅读类小程序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,但只要用心去打磨产品和服务,就有可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。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所言:“在阅读这个赛道上,细节决定成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