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7年,微信小程序刚刚推出时,这个问题曾被反复提及。当时不少观点认为小程序将替代APP。然而,5年后的今天,APP依然稳固地站在移动互联网的中心位置,但小程序也以另一种姿态蓬勃发展起来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17-2023年有超过800万个小程序诞生,获得了6亿以上用户。像腾讯文档、群接龙等小程序甚至达到了亿级用户规模。
小程序和APP谁更好?其实,这不是一个值得纠结的问题,因为它们分别适应了移动互联网不同的使用场景。

小程序和APP的技术差异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优劣势。小程序基于H5开发,它的特点是轻量化、即用即走。而APP则需要通过复杂的原生开发语言来搭建,但它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操作,功能丰富且强大。
对于开发者来说,小程序的开发成本更低、开发速度更快。这是因为小程序是在微信这个庞大的生态上做加法,许多功能组件已经被提前集成好,比如支付、扫码等基础能力。开发者只需要调用即可。而且小程序一次开发就可以适配所有手机型号,这又进一步降低了开发难度。
但APP就不同了,它的开发涉及到安卓和iOS两个版本,光是在两个平台上调试兼容性就是一项不小的工作量。此外,由于要实现复杂且全面的功能,APP开发的周期也会更长,成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。
从用户体验角度看,两者也有明显的差别。小程序因为“小”所以方便、快捷、易用。比如,父母辈们想要使用健康码或是查看行程卡,你只需要把对应的小程序转发给他们,点击就能一键跳转,并自动填入身份信息完成验证。但如果换成是APP,他们就需要到应用商店搜索下载,如果再遇到验证码收不到的情况,很可能就会放弃使用。
小程序的另一个体验优势在于它能够被“无缝嵌入”到各种场景中,比如你在聊天时就可以直接调起小程序完成订票、购物等操作。但APP却很难做到这一点。
不过,小程序也有局限——由于微信对内存的占用有限制,因此小程序不能实现过于复杂的功能;另外,小程序更适合作为一种“工具”性质的产品,很难实现强社交互动。
反观APP,它在体验上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实现更为丰富的功能,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。以抖音为例,你可以在上面看直播、购物甚至是玩游戏,而这些功能在小程序上是难以实现的。
从用户获取和留存的角度来看,小程序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优势。首先在推广上,由于微信已经拥有超过10亿的活跃用户,因此小程序不需要担心“酒香还怕巷子深”。比如京东购物小程序就通过在微信群里分享商品链接,实现了快速的用户增长。数据显示,2022年来自微信的成交订单量同比增长160%。
而在用户留存上,小程序则通过“先试后买”的方式来降低用户的尝试成本。比如你想在线学习,但又不知道哪个课程适合自己,那可以先在小程序上试听一节内容,如果觉得好再去下载APP。这种方式既帮用户省去了下载APP的时间,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转化率。
小程序的另一个特点是易分享和易传播,这在社交电商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。比如拼团类的小程可以让用户直接在微信里发起拼单,再引导好友去支付购买,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非常顺畅。而在APP里,用户还需要跳出应用去分享链接,多出的步骤会增加流失率。

不过,也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开发小程序。一位小程序开发者告诉《财经天下》周刊,他做过一些本地生活服务的小程序项目,比如提供废品回收服务,但效果并不好,因为用户使用频次太低,导致小程序无法常驻在他们的手机里,最终他不得不转向做APP。
总得来说,小程序和APP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,它们并非相互取代的关系,而是共同构成了移动互联网的丰富生态。